而針對短距離低功耗WPT,F(xiàn)CC出臺了KDB 680106 D01,當前官網(wǎng)正式版本為v03r01,為此類產品提供指導,并且于2022年2月18日發(fā)布了最新草稿版DR04 44611,將在2022年3月20日前收集各方意見并于此日期之后發(fā)布v04版本。
草稿版DR04 44611與正式版v03r01相比,主要是澄清了使用低功率、緊密耦合、感應功率傳輸技術的設備的合規(guī)限值。更新內容主要體現(xiàn)在第5節(jié)“設備批準注意事項”上:
1、區(qū)分了第5.1節(jié),即原v03r01版本中的第5節(jié)內容:
5.1節(jié)中的注意事項適用于FCC Part 18的設備,這些設備通過非傳導電磁耦合(即輻射和/或感應電磁場)向其設計目標輸送能量,最大距離為1 m(在發(fā)射和接收結構之間的最遠點之間測量)。
2、新增了第5.2節(jié),是原v03r01版本中沒有的章節(jié):
5.2節(jié)中提供了對FCC Part 18設備的附加要求,這些設備通過距離大于1 m的非傳導電磁耦合向其設計目標提供能量:
如果滿足以下條件,則可以允許在其他方面滿足第5.1節(jié)要求的FCC Part 18設備向距離發(fā)射器1 m以外的目標傳送電磁能量:
1)申請人必須證明,當所有正在充電的設備都在發(fā)射器的1 m范圍內時,所有位置在1 m或超過1 m的任何位置的射頻場強都處于或低于1 m范圍內的水平。換言之,射頻發(fā)射必須不受負載/目標設備放置的影響;
2)這些設備只能在室內(即全封閉、防風雨結構的內部)運行;
3)必須配置室內操作(例如,通過發(fā)射器和/或衰減材料結構的正確定位),以便在室外測量時,F(xiàn)CC Part 18設備在任何非ISM頻率上的最大基波和無用輻射發(fā)射滿足FCC Part 15的限值。FCC Part 15 (§15.209(a))中規(guī)定的用于評估場強的距離應從限定室內操作的結構的外表面測量;
4)設備應專業(yè)安裝(即由受過必要培訓和資格的人員遵循制造商提供的指導并進行必要的測量和計算以驗證上述3個條件已滿足)
KDB 680106 D01 DR04 44611,針對短距離低功耗無線感應耦合充電板或充電設備的規(guī)定:
1、適用范圍:
KDB 680106 D01主要為低功耗、緊密耦合的感應電能傳輸技術提供指導。其它諸如大功率和遠距離功率傳輸設備以及醫(yī)療設備等,制造商可能有必要通過逐案(case-by-case)提交KDB查詢(http://www.fcc.gov/labhelp)向FCC官方尋求有關特定WPT設備的指導。
*注:KDB查詢應包括以下內容:
1)完整的產品描述,包括線圈直徑、匝數(shù)和電流;
2)設備將在FCC Part規(guī)則下運行以及選擇Part規(guī)則的依據(jù);
3)計劃的設備授權程序(即SDoC或認證);
4)圖紙、插圖,操作頻率,輻射功率,操作配置和人體暴露的條件。
2、適用法規(guī):
WPT設備可以在兩種不同的模式下運行:充電和通信。
1)僅具備充電功能的WPT產品,只需要符合FCC Part 18相關規(guī)則即可;
2)具備充電和通信的WPT產品,不僅需要符合FCC Part 18,還需要符合FCC Part 15相關規(guī)則。
3、使用頻段:所有使用頻率高于9 kHz的WPT都要遵守FCC規(guī)則,且根據(jù)FCC Part 15授權的WPT設備不得在90~110 kHz頻段內傳輸。
4、射頻暴露:射頻暴露(RF exposure)適用于WPT設備,無論是使用FCC Part 15還是FCC Part 18都需要符合射頻暴露要求。
對于大功率、遠距離等WPT設備,需要提交KDB查詢外,而其實針對低功耗、緊密耦合WPT,如果不符合以下條件,也需要提交KDB查詢,甚至還要進行預先批準指導(PAG):
(1)功率傳輸頻率低于1 MHz;
(2)每個初級線圈的輸出功率小于或等于15 W;
(3)每個客戶端設備都直接與發(fā)射器接觸;
(4)僅適用移動暴露條件(便攜式暴露條件不在此排除范圍內);
(5)在裝置周圍15 cm處或超過15 cm的任何地方,以及在設計上可同時傳輸?shù)乃芯€圈表面20 cm處,當這些線圈同時通電時,證明總磁場(H-field)強度小于適用MPE限值的50%;
(6)對于具有多個初級線圈的系統(tǒng),必須在系統(tǒng)滿載且所有線圈同時通電時滿足(5)中規(guī)定的條件。
*注:上述條件中,(1)~(3)需要廠商宣告確認,(4)~(6)需要實驗室進行測試評估。